听力损失有时候不仅仅是简单的“听不清”问题,还有可能存在“听不懂”的状况,因此不能单靠大声说话来解决。
爸妈明明听得见,但却听不懂
这个状况你是否留意到了呢?
类似“听错”的对话
经常发生在你和父母之间吗
将“苏州”听成“株洲”,“鞋子”听成“茄子”,“肚子”听成“兔子”……父母存在听力问题时,除了会抱怨我们讲话声音小,还可能会出现听错词、无法辨别内容的“听不懂”状况。
除了我们常说的传导性、感觉神经性、混合性三种听损形式以外,有一种情况经常被忽视,它就是“听不懂”类型的听力损失:听觉处理障碍。
听觉处理障碍是听力损失的一种并不传统的形式——耳朵完全能够接收声音,但大脑在处理和理解声音方面存在问题。常见的表现为在对话过程中,能听到大部分内容,但个别词汇“听不懂”,不能区分个别的发音。
与噪声过大或阻塞导致的“听不清”不同,听觉处理障碍的原因是神经性的,通常由不可控因素引起,主要表现为对声音的理解有问题:
▪️ 对话过程中听不明白,经常要求对方重复刚刚说的某句话。
▪️ 容易听错短句或词语,如将“每个人都来了”听成“美国人都来了”。
▪️ 在拥挤、嘈杂的地方更难以交流。
▪️ 难以把握对话中语气、口吻等细微差别。
听觉处理障碍的方案因人而异,但多数会包含以下内容:
▪️ 通过言语帮助听损者识别声音,进行对话训练。
▪️ 提升记忆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▪️ 使用助听器可以帮助听损人士过滤掉背景噪音,让他们更清晰地感受言语。
▪️ 生活环境也很重要,限制电视和收音机的使用,安静的环境对他们有好处。
目前虽然还没有完全听觉处理障碍的方法,但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“听不懂”的困境,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专业的听力测试和检查,在判断听力损失的类型之后,再对症下药。
明明听见了却又没听懂
安庆其他生活服务相关信息
13分钟前
1天前
4月3日
4月2日
4月1日
3月30日
3月28日
3月26日
3月25日
3月24日